国际新闻
国内新闻
图片
-
暂无数据!
牛年之春“犟劲”“中流击水”
时间:2021-03-05 15:34:17 来源:安全教育网 作者: 点击数:962
---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淠河特大桥项目施工侧记
安全教育网(常魁星 陈洪胜 王春霞)初春的太阳普照在静静的淠河上,波光粼粼,映射着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淠河特大桥施工现场钻机轰鸣,车辆如梭,一派大干景象。
“春节假期施工不停顿,节后复工达产成常态。无需动员,大家都铆足干劲连轴转,得在汛期来临前如期甚至提前完成桩基施工!”项目经理伏雷坚定地说。他每天都在项目部与施工现场之间奔走几个来回,把每一个阶段的施工生产计划任务分的很细,压得很实。
淠河发源于大别山北麓,流经霍山、六安、淮南等地,是淮河右岸主要支流之一。历史上水患频仍,历代都有治理。淠河特大桥全长1.4公里,位于安徽六安金安区,高高的防洪大堤,大道如虹。在牛年春节,中交一公局三公司淠河特大桥项目近80%的技术管理人员与30名一线工人就地过年,坚持施工。一个月,快速完成了128根桩基的施工。
“巧借”土石,河水让路
项目敢啃硬骨头,善打硬仗,创新“中流击水”举措,因地制宜,精准施策,科学治理,治理水患,彰显央企社会责任。在大桥上下游500米河道进行疏浚,就近向淠河“巧借”10万方土石,整治河道,顺畅通道,让环境更为优美,令沿线老百姓赞不绝口。在寒冷的河水中顽强搭设起水中施工平台,吹响了桥梁下部结构桩基施工的冲锋号。采用“便道+钢便桥”施工方法,成功突围,成为挺进河中央、跨越淠河的施工大捷标志。
项目经理伏雷、总工程师王坤冒着零下10度的极低气温,与现场技术骨干、一线施工人员并肩奋战。针对砂层、砂砾层、红岩层错综交替的特殊地质实情,见招拆招。采用大功率“反循环”钻机成孔,规避了砂性土易塌孔、砂砾层易扩孔、红岩层钻进慢的风险隐患,降低了混凝土损耗系数。仅这一项,就节约施工成本50万元。
“三牛精神”,攻坚克难
每一根桩基,都是夯基垒台的“钢筋铁骨”。每一根桩基,都按照一类桩的标准量身定制、精心打造,这是伏雷和项目班子成员的共识。让大桥的每一个施工细节技术精度更高、质量管控更严、作业流程更细,逐步成为组织管理新常态。
“别看咱们项目不大,但有着孺子牛、拓荒牛、老黄牛的影子,都是‘三牛精神’的忠实践行者!”对于项目团队短短几个月展现出来的创造力、战斗力,伏雷感慨不已。
牛年春来早,奋进正当时。开局就是高潮,起步就是冲刺。“3月初完成钢便桥的搭设铺装,5月底赶在汛期前完成墩柱施工,“浮出水面”,年内完成大桥挂篮箱梁主体施工……”,是项目部全体职工记于心、笃于行的共同“小目标”。
伏雷属牛,对摆在前进道路上的难题有着一股“牛脾气”,对认定的施工计划始终有着一股“犟劲”。军民团结一心、协力防汛抗洪精神激励着他带领团队攻坚克难,乘风破浪,勇往直前。
上一篇:安徽阜阳:交警给校车拧紧安全扣